幼兒哭聲處理方法
- chungsir202020
- 2024年4月2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哭聲,是小朋友共同的語言!

但家長、父母、成年人十分害怕聽到哭聲,哭聲彷拂代表不開心,但欲忽略了背後的意思!如果能夠明白哭聲及了解處理方法,對於家長來說,便變得輕鬆!
寶寶一出世,第一個動作,就是哭,這不代表他不開心,反而是為了生存而呼吸!

不同哭聲
1.肚餓
這是最基本!哭聲比較低音,有節奏,先短速哭,停頓,再短哭,彷彿說:餓 - 餓 - 餓,通常出現在每餐飲奶的時候,嘴仔會張開,比較容易確認!

2. 眼瞓

哭聲比我強烈,哭聲帶顫抖和跳躍!會打哈欠、捽眼睛、眼角會比較紅!愈倦愈強烈!會發脾氣
3. 生病
不舒服哭泣,和平時不一樣,比較虛弱,嗚咽!無精打采,會嘔吐,發燒,哭鬧時間比較長!

4. 其他
其他包括想抱,換尿片,太冷太熱,要求陪玩,或環境影響及干擾的哭聲,沒有什麼特色,只是我們靠經驗和日常生活去辨別!
5. 受傷,痛
劇烈和大聲哭喊,突然尖叫,代表身體痛楚。
0-1歲
哭鬧調教法
習慣寶寶的哭聲
先了解哭的原因,再加以解決,可以平躺在床上練習聽清楚孩子喊到頻率起伏。
哭聲起伏 : 弱 - 強 - 高峰 - 變弱 - 低峰 - 變強 - 高峰
不要立即抱,給予空間
由弱變強,不要立即抱,這樣,只要哭,便有人處理,寶寶會喜歡哭鬧
經過兩次週期,大約十幾秒,在寶寶準備再哭時,便可立即抱。
確定哭聲變弱才抱。
先安撫,再抱1-5分鐘
如果安撫完再喊,便要放回去,直至下一個變弱的周期,才可以抱。
重複練習,寶寶就能培養自癒能力,不太大依賴哭鬧方法。
記住不要等到哭才抱,得閒也可以抱,抱可以加強寶寶的安全感!
當然,還有其他止哭的方法!
1-2 歲
止哭多數用分散的方法

2歲以後
多學習先冷靜,再控制情緒!

通常,可以先安撫,後冷靜!或先哭咗先,讓小朋友發洩情緒,再在變弱時去關心安撫他!
強調先冷靜,才可以對話
記得不要帶太多情緒,去教育小朋友,反而弄巧反拙!

Comentários